文章来源:河南省医药科学研究院附属医院 点击数: 142次 直接咨询
“我的乙肝病毒指标还没转阴,是不是迟早会变成肝硬化?”这是许多乙肝患者心中挥之不去的担忧。针对这一普遍疑问,我们特邀资深肝病专家高子敏医生进行专业解读,帮助大家正确认识疾病发展规律。
高子敏医生指出,乙肝病毒(HBV)与人体共存的状态因人而异。临床数据显示,并非所有携带者都会经历“慢性肝炎→肝纤维化→肝硬化”的标准病程。关键在于免疫系统的反应强度和肝脏的自我修复能力。部分患者虽长期携带病毒,但通过定期监测发现肝功能始终保持正常,这类人群被称为“免疫耐受期”或“非活动性携带状态”,其进展为肝硬化的风险相对较低。
高医生强调,即使未能实现表面抗原转阴,通过规范管理仍可有效控制病情:
值得注意的是,约30%的肝硬化患者在早期无明显症状,容易被忽视。当出现腹壁静脉曲张、手掌发红(肝掌)、蜘蛛痣等体征时,往往已进入失代偿期。因此,高医生建议高危人群(家族史阳性、长期感染者)即使无不适也应坚持年度筛查。
现代医学研究表明,通过规范治疗和管理,大部分乙肝患者可以长期保持稳定,避免发展到终末期肝病阶段。高子敏医生提醒:“与其过度焦虑转阴问题,不如建立科学的随访机制,把重点放在预防并发症上。”对于符合条件的部分优势人群,临床治愈已成为可能的新目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