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来源:河南省医药科学研究院附属医院 点击数: 185次 直接咨询
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,越来越多的肥胖人群被诊断出脂肪肝。许多人认为这只是“富贵病”,无需特别关注。然而,资深肝病专家高子敏医生警告:若不及时治疗,这种看似温和的疾病可能引发一系列危及生命的严重后果。
高医生指出,肝脏内的脂肪堆积并非静止不变。当肝细胞长期浸泡在过量脂质中,会触发炎症反应,导致肝细胞损伤和修复循环往复进行。这个过程就像皮肤反复结疤一样,最终形成纤维化组织。数据显示,约25%的重度肥胖患者会在10年内发展为肝纤维化,其中部分病例将进一步恶化成肝硬化。此时肝脏如同布满裂痕的橡胶管,失去正常功能的同时,还可能因门静脉高压引发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等急症。
脂肪肝往往是全身代谢紊乱的局部表现。这类患者常伴有胰岛素抵抗、高血糖、血脂异常等问题,构成典型的“代谢综合征”。高医生强调,这些因素相互作用会形成恶性循环:肥胖加重胰岛素抵抗→血糖升高促进脂肪合成→更多脂肪沉积于肝脏……如此往复,不仅增加糖尿病发病风险,还会显著提升心血管疾病发生率。临床统计表明,脂肪肝患者发生心肌梗死的概率比普通人群高出3倍。
更令人担忧的是,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(NASH)已被证实可直接诱发肝癌。国际研究表明,从单纯脂肪肝发展到肝癌的平均时间为15-20年,但肥胖程度越重,进程越快。由于早期缺乏特异性症状,很多患者确诊时已错过最佳治疗时机。高医生特别提到,对于BMI超过30且合并糖尿病的患者,建议每半年进行一次甲胎蛋白检测和肝脏超声筛查。
脂肪肝的影响远不止于肝脏本身。它会造成胆囊结石发病率升高(因胆汁成分改变)、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加重(与内脏脂肪压迫呼吸道相关),甚至影响生殖系统功能。女性可能出现多囊卵巢综合症导致不孕;男性则面临雌激素灭活减少引发的乳房发育等问题。这些并发症相互交织,严重降低生活质量。
值得庆幸的是,早期干预能有效阻断疾病进展。高医生分享成功案例:一位体重达120公斤的患者通过医学营养治疗联合运动处方,在6个月内减重15%,不仅肝功能恢复正常,肝脏脂肪含量也下降了40%。她建议采取“三管齐下”策略:个性化饮食方案控制热量摄入、规律有氧运动改善胰岛素敏感性、必要时使用保肝药物修复受损肝细胞。
高子敏医生郑重提醒:“脂肪肝不是良性疾病,而是全身健康的警报器。”对于严重肥胖患者而言,及时减重不仅是为了体型美观,更是为了避免不可逆的器官损伤。通过科学的生活方式干预和规范治疗,绝大多数患者都能实现病情逆转,重获健康人生。